身為法語學習者,終於通過DALF C1!

#考生背景介紹:

1.文藻外語大學五專二技法文系畢業

2.比利時新魯汶一學期交換學生

3.2016年曾經過DELF B2

4.現階段工作近兩年未使用法文

報考動機

@畢業後於新竹工作近兩年,從事職業與法文毫無關係。很怕之後連一句法文都不會說了。所以想藉由檢定逼自己reprends起來(畢竟報名費$4,400)!

#準備方式(自己準備,無報考補習班/家教)。我大概從報考到考試,準備了1個多月(畢竟平常也要工作,下班還有兼差....)

書籍:僅有一本@Reussir le DALF C1(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CN10422675

「dalf c1 reussir pdf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模擬題庫這邊請:http://www.delfdalf.fr/exemples-sujets-dalf-c1.html。 我將所有的題目都印下來,但也沒時間做完。

#Compréhension de l’oral 聽力:@不厭其煩地聽廣播。除了做習題以外,每天聽France Infohttps://www.francetvinfo.fr/)。一天大概花超過3小時在聽法文廣播. 其實也嘗試過其它的radio, 但由於France Info操作起來蠻簡單的,再加上年紀大了懶得接觸新事物,我只使用France Info手機app練聽力. 不管聽懂或聽不懂, 一直聽。進而用法文跟自己自言自語。想什麼都用法文去想。還有一直聽法文歌... 

#Compréhension des écrits 讀:

1. 把準備當作是玩遊戲:我原本計劃要每天閱讀Le Monde. 只是真得有時光看新聞實在蠻沈悶的。最後,我與自己玩遊戲,變成在一堆新聞裡面找自己不會的單字抄下來,集結成冊。每天瀏覽1-2次單字本。3天就把會的單字用黑筆塗掉。久而久之就只剩下自己真正不會的單字。(這個遊戲聽起來很不好玩)

2. 找自己的特殊辦法記單字:另,覺得特別有用的單字,我會將line的聯絡人名字改掉. 改成自己不會的單字。例如:我的老闆line名字叫做:mécénat(贊助家)。我媽媽叫做quintessence(第五元素/重要的精髓)。每天多看就會有印象。背起來後再幫大家取另外的單字。

3. 背名言佳句:找名言佳句的結構,設定一套自己的模板。例如我常常看法國總統就職典禮的演講。Francois Mitterand總統1988年的演講就好棒。

#Production écrite 寫作:

寫作實在是很難準備。因為我在新竹完全認識不到法國人! 所以窮盡方法找法國人。一些方法如下:

1. 參加FB語言交換社團_Hsinchu Language & Social Exchange 新竹語言交換與人脈拓展(LEIT)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1303804153013581/

2. 到法國人在台灣社團搜尋新竹兩個字。出現的法國人一個一個敲問在新竹需不需要幫忙。蠻厚臉皮的,而且很怕被當成變態。但還真的被我認識到一位即將到法國打工度假的女孩。我與她是以視訊的方式語言交換。請他一直協助我改作文。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francetaiwan/

3. 找一起要準備DELF/DALF的朋友。除了Yi(我之前在PTT遇到的神人網友)以外,我也認識一位在新竹準備要考DELF B2的女孩Alice,進而常常與她交流。其實有時準備的不單是技巧,還有心態與知識。藉由她台大國發所勞工範圍的專業知識,我也學習到很多政治的術語。

#Production orale 口說:

1. 除了一個禮拜固定與法國網友聊天2小時,我就沒人練習了。只剩下自己。所以我很常用法文自言自語. 只是不知道有沒有效就是了... 至少心理層面有維持在:我一直讓腦海浸潤在法文的環境。

2. 重點應該要放在怎麼去解釋讓考官懂,並與考官有交流。

#考試過程、內容分享

#Compréhension de l’oral 聽力:2-3篇. 第一篇講述欲增強教育與coding( codage)的連結性。很多開放式問題. 2/3篇與分享、共享經濟有關.

#Compréhension des écrits 讀:Voyager 與Touriste 的差別. 不難. 

#Production écrite 寫:這塊我覺得寫得不太好. 第一篇synthese就不多加敘述. 第二篇是關於教育的想法。到底是要教小孩自主學習還是填鴨式學習。反而我在第二篇深感受挫。因為題目定的範圍實在是太廣了。要考生講對教育的建議、改革、想法、差別、做法、etcetc....太廣我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寫。

#Production orale 口說:總共有5題抽2. 朋友抽到的是性別刻板印象。我則是決定講 Est-ce que la contribution faire du bonheur? 金錢的貢獻行為帶來幸福嗎?

兩篇文章都在探討研究指出錢不能帶來幸福。但捐款確實可以使人擁有幸福。我的鋪陳如下:

#Intro:

1. 幸福的議題是恆古不變的追求。Historiquement, 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便主張:人人生而自由,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。且有追求幸福的權利。

2. 幸福是抽象的。金錢是實質的。這兩個其中的連結是否有關聯呢?

#Plan:

Pour: 

1. 考生本人求學時多次領取獎學金,以實踐交換。獲得的捐款確實使自己帶來幸福

2. 工作者在職場若遇上司有加薪,確實可以帶來幸福。

3. 開發中政府機構國家若獲得政府開發援助(aide publique au développement),可以增加國家競爭力。eg. 海地多次領取我國農業技術支援。

但是,這些幸福都在捐款過後就結束了,並不會是durable的。

Contre:

1. 考生多次領取獎學金,但一旦沒有獎學金援助,會不知所措.

2. 若為加薪而工作,久而久之會變成工作狂(Bourreau de travail),進而影響健康。On gagne la vie en la perdant.

3. 政府開發補助,也許會形成一個金錢綁架. eg. 也許法國借錢給布吉納法索蓋鐵路,但限制布吉納法索只能向法國買原料。錢就 revenir comme un boomerang。再來提到非物質貢獻行為l'ingerence humanitaire(人道主義干涉)。對活在和平世界的我們而言,美國等列強發動的人道主義干涉是英雄打擊恐怖份子。但對戰地的老百姓而言,說不定那些恐怖份子才是英雄。

所以我覺得捐款的幸福是短暫的(ephemere). 不是durable的。 解決之道(le remede) ?教導取代給予。

1.老師教考生寫作業,雖然很痛苦,但我卻能在這裡用法文考DALF,這是幸福的(考官笑了)

2. 台灣政府教導邦交國如何栽種稻米,與其給魚不如給釣竿,這才是恆久的幸福.  ce que quelqu'un sème, c'est aussi ce qu'il récoltera.

Question ouverte:

1. 這道議題表面在探討錢的貢獻是否能帶來幸福,其實在探討的是捐款的行為是否能逃脫不幸。我認為:其實人生是由幸福與不幸共同組成的. 與其學會追求幸福,與不幸福相處更顯得重要。而且人生真的一定要追求幸福嗎?平凡不是也是種幸福嗎?Il faut apprendre avec le malheur. c'est un mal necessaire 這是必要之惡 (這段考官很認真在聽!)

2. 全程講了15分鐘。後來與考官其實好像變成是閒聊mdr......舉出台灣政府的貢獻之類的。

anyway, 考完的瞬間好解脫........等成績單的日子也很煎熬。幸好終於過了!

非常重要的是:從小到大每逢大考,等待成績時我習慣將大頭貼換成文昌帝君。屢試不爽。再來其實我考口說前有小酌一杯...... 總覺得醉一點壯膽又文思泉湧。

弱弱的分享希望可以拋磚引玉。加油!你也能考過C1的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emohey 的頭像
    Nemohey

    Globe-trotter.com.tw

    Nemoh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